4月25日,由北京市政府主辦的2024年“投資北京”大會在中關村論壇上舉辦。大會通過視頻形式向全球投資者發出邀約,發布招商合作項目共231個,招商總額902.21億元。簽約儀式上,共有23個重點項目完成簽約,簽約總額達610.06億元。
本次大會全方位、多角度向全球展現北京的國際科技創新優勢、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和發展機遇,重點突出科技創新領域產業招商,搭建政企之間、企業之間深度交流互動的平臺,全方位彰顯北京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和機遇,增強在京投資信心,進一步吸引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項目在京落地,助推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
4月25日,由北京市政府主辦的2024年“投資北京”大會在中關村論壇上舉辦。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兩區”建設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大會以“投資北京、贏得未來”為主題。設置了主旨推介、企業分享、招商引資信息發布、項目簽約、政策和重點區域推介、企業展示與投資咨詢洽談等環節。來自國內外的投資貿易機構、國際商協會高層代表,世界500強、產業龍頭企業、央企國企、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投資機構高層代表,以及來自市政府相關部門和各區、經開區的相關負責人等,共計400余人現場參會。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圣國現場作“投資北京”主旨推介。2023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2%,達到4.4萬億元,是中國僅有的兩個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萬億的城市之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2%,突破了6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全員勞動生產率等多項指標均保持全國最優水平。
北京是中國唯一同時擁有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城市。“兩區”建設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近年來,北京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累計落地50余項全國突破性政策,成功吸引和推動了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項目落地。比如成立中國首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資管公司,中國首個以研發創新為特色的中關村綜保區獲批設立。2023年全市新設外資企業1729家,同比增長22.8%。
去年國務院批復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服務業擴大開放2.0版方案),迭代推出了170余項先行先試改革舉措。今年國務院及有關部委陸續公布擴大開放的新舉措,并明確在北京進一步開放增值電信業務、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應用等,推動更大力度對外開放。
北京精心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數字生態。目前北京5G基站達10.7萬個,每萬人擁有量位居全國第一。獲準向公眾開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產品占全國近一半,“京通”“京辦”“京智”三個智慧城市應用終端快速升級拓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實現160平方公里連片運行,全國首個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啟動建設,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2.9%。
在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方面,北京不斷迭代推出營商環境改革舉措,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北京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全國80個城市的營商環境評價中連續三年名列前茅。他表示,北京將主動對標世界銀行新營商環境評估框架,大力營造市場化、國際化、便利化、法制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擦亮“北京服務”品牌。
一方面,精準高效做好企業服務,優化服務包、服務管家、12345企業服務熱線等機制,完善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實現常態化溝通和訴求辦理快速響應;推出更多惠企措施,推動出臺北京市外商投資企業條例,為企業提供更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增強外資企業在京投資信心。另一方面,將全力做好國際人才服務工作,在簽證辦理、工作許可辦理等方面均給予更加便利的政策,不斷優化國際人才社區、國際學校、國際醫院等生活配套,使外賓在京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適。
23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額超610億元
現場發布“投資北京”招商引資信息,通過視頻形式向全球投資者介紹北京市招商合作項目并發出邀約。此次發布的招商合作項目共231個,招商總額902.21億元,涉及園區合作、樓宇合作、土地融資、企業融資4大類,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制造與裝備、科技服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重點產業。
“中關村科學城-馬來西亞MRANTI科創合作平臺”在本次大會上正式揭牌,雙方將開啟園區建設、創新生態建設、科技企業孵化、新技術商業轉化以及科創產業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務實合作。
“中關村科學城-馬來西亞MRANTI科創合作平臺”在大會上正式揭牌,雙方將開啟務實合作。主辦方供圖
簽約儀式上,共有23個重點項目完成簽約,簽約總額達610.06億元,覆蓋11大產業領域。包括東城區先進智算與大模型應用開放實驗室、房山智算產業園和昌平區艾賽普中國總部的一批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科技前沿領域的項目,涉及簽約金額50.9億元;東城區國能風光智能微電網、西城區中煤綠能科技、中關村科學城國際醫谷、豐臺區建龍重工創新研發中心、石景山區融和創新科技項目等8個項目,涵蓋碳達峰碳中和、醫療健康、清潔能源等民生科技領域,涉及簽約金額209.2億元。順義區外資企業普洛斯建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慧化組裝項目,懷柔區北京福田戴姆勒布局優化建設項目,作為本次大會上的智能制造與裝備產業簽約項目,投資額共計10.2億元。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北京燃力能源科技與通州區簽約,計劃投資建設新能源相關設備制造及組裝產線。朝陽區壩河北岸8號項目,將打造區域內首個示范性消費場景的科技公司產業商業融合體。延慶區中關村領航科技園項目,將建成以無人機產業為主導的綜合創新中心。
此外,圍繞城市高品質商業服務需求,中建國際投資—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落地大興區,建成后將為臨空片區產業提供高質量園區服務和企業服務。圍繞首都民生保供需求,建設平谷區首發城市保供智慧供應鏈基地,落成后將輻射整個京津冀地區。一系列高質量簽約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加快北京市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2024年“投資北京”大會現場,重點項目簽約儀式舉行。主辦方供圖
市區政府部門集中推介,全面展示北京科技創新實力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分別圍繞“北京市產業地圖”“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和“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政策和措施作推介。市級部門從服務企業的維度,聚焦“能為企業做什么”“能為企業帶來什么”等企業關心關切的問題,推介各自行業領域最新以及務實管用的政策和措施,吸引企業來京投資。
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主平臺,北京市海淀區、昌平區、懷柔區等三個科學城承載區分別圍繞“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加快建設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群”“以懷柔科學城為統領的‘1+3’融合發展新格局”作投資環境推介,集中展示北京最具活力的科技創新、高精尖產業生態,以及科學城建設中的優質發展空間和服務措施。
本屆“投資北京”大會上,首次設置企業展示與投資咨詢洽談,組織政府、企業和投資機構進行產業政策咨詢,并就項目投融資、空間資源對接、技術和渠道合作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促進項目落地。
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辰天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代表,現場展示各自的科技創新技術成果。大會結束后,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一樓暢春廳進行了投資咨詢洽談,現場氣氛熱烈,吸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北京重點產業領域的亞信科技、推想醫療、科興生物等100余家企業現場對接洽談,中金資本、高瓴資本20余家政府產業基金、社會資本在現場參會對接。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和各區、經開區現場回應企業關心關注的資金、土地、政策、人才等問題和訴求,幫助企業更好理解、用好政策。政府部門、科技創新企業開展項目投融資、空間資源對接、技術和渠道合作,促成意向投資企業進一步洽談達成合作,加快將線索轉化為落地項目。